揭開本世紀末音樂史上的神秘面紗
Bob Dylan鮑伯狄倫
與Bob Dylan一見鍾情?
好像有點天方夜譚,尤其對現代年輕人而言。
現年56歲的Dylan,論其長相,就算曾經瀟灑倜儻,如今也必花髮鬢白;論其音樂,又不若時下流行歌曲般朗朗上口,別說是一見鍾情了,就算聽他個兩三回也難以引起共鳴。不過只要你肯用點心仔細聽他唱,就算不是一見鍾情,終究還是會喜歡上Dylan。
Bob Dylan在1980年獲頒葛萊美「最佳搖滾男藝人」獎,1989年晉身「搖滾名人殿堂」,1990年獲頒法國文藝界最高榮譽獎以及葛萊每終身成就獎,199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1998年更以「Time Out Of Mind」獲頒三座葛萊美獎,包括了最重要的「年度最佳專輯」獎項,同年亦榮獲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一百位對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成為所有名人當中唯一入榜的藝人。這麼多樣的成就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心裡暗自盤想:「這種人一定與我們這種平凡眾生不是同一掛的。」其實,Dylan並非那般曲高和寡、那麼遙不可及。
如果你曾經看過由蜜雪兒菲佛所主演的電影〈危險遊戲Dangerous Minds〉,也有專心聽蜜雪兒老師講課,那你應該記得課堂上學生朗誦並且剖析過Gylan的作品“Mr. Tambourine Man”,也應該還記得那場「Dylan & Dylan」的競賽,尋找出酒鬼詩人Dylan Thomas與歌手Bob Dylan作品的相似處。
有人將這場演唱會錄音看似傳說中的《死海殘卷》那般珍貴
你以為年紀過百的Dylan不若年輕人的搖滾體力?即使他現在的媒體曝光率無法與60年代相提並論,Dylan每年依舊維持100至150場的巡迴演唱行程。今天就讓我們將時空拉回至西元1966年5月17日的曼徹斯特自由貿易廳(Free Trade Hall),一同揭開Bob Dylan現場演唱會的神秘面紗吧!
早在70年代初,這場演唱會的母帶拷貝便已從唱片公司外流,在一小撮死忠歌迷之間輾轉流傳。在綜合各種地下版本的銷售記錄累計下來,至今少說也賣了數十萬張,足以頒發金唱片一張,可見這張被喻為「搖滾史上最偉大的現場實況錄音」的魅力所在了。雖然透過地下版本的發行可以聽到這場傳奇性的演出,但其終究還是一個未經證實的謎。許多搖滾樂迷以為這輩子再也沒機會聽到這場演唱會的正式版本,然而就在二十世紀末、32年後的今天,終於得以正式發行。我想,樂迷的興奮之情也只有考古學家才能理解吧!
無論這場演唱會是在哪一個場地、哪一個時間舉行,它都是歷史上的一頁重大記事。
這場演唱會的正式發行,澄清了自70年代以來誤傳的演唱會時間(5月27日)與地點(倫敦「亞伯廳」)。全球樂迷之所以會讓定是「亞伯廳」的那場演出,實在是因為它符合了傳奇故事的所有必要因子:1.「亞伯廳」是Dylan這次巡迴演唱行程的最後一站,但事實上卻比曼徹斯特晚了10天;2.「亞伯廳」使國際知名的表演場地,也是Dylan因摩托車失事而隱居前的最後一場巡迴公演。如此眾多合理解釋都一致指向了「亞伯廳」而這個理所當然的名字也就深植於歌迷心中。直到90年代初期,當唱片公司有意發行這場演唱會實況,拿出塵封已久的母帶一看,才猛然發現原來「亞伯廳」只是個傳說罷了。然而,時間與地點不過是一個歷史考證,無論這場演唱會是在哪一個場地、哪一個時間舉行,它都是歷史上的一頁重大記事。
安靜得彷彿連呼吸聲都聽得見的演唱會中,來自聽眾唯一的聲音,就如同在極度壓抑下的適度宣洩-形式上的鼓掌聲
整場演唱會分為上下兩段截然不同的演出。上半場所呈現出的是Dylan完全個人式的演出,他背著木吉他自彈自唱,在外加脖子上架著一支口琴,就這樣唱完上半場。由於這樣的形象比較接近民謠時期的Dylan原型,所以觀眾並沒有任何鼓譟,不過這種安靜的彷彿連呼吸聲都聽得見的演唱會狀況倒是挺不尋常的。
想一想你個人聽演唱會的經驗吧,整個現場不是充滿喧嘩和笑聲,就是頻繁的尖叫聲,甚至偶爾還會來個大合唱。可是,在這上半場卻絲毫聽不到這種反應,整場來自聽眾唯一的聲音就如同在極度壓抑下的適度宣洩-僅是趨於形式上的鼓長罷了。就算是Dylan唱了上半場的最後一首歌曲“Mr. Tambourine Man”時,依舊感受不到聽眾興奮的情緒回應。事實上,根據當年留下來的錄音,每當Dylan唱起這首歌時,聽眾通常都會報以掌聲(藝人的台上表現與台下的觀眾是互動了,台下觀眾愈是熱烈,台上藝人表演起來也就愈加起勁),但是這種相對論在此卻不見其成立。打從Dylan背著吉他上台後,既不看觀眾,對台下的反應也無動於衷,他一句話也沒說就彈起吉他來。此後,直到中場休息為止,他都沒有對台下觀眾說半個字,連聲「謝謝」也沒有。
Dylan背對著觀眾身體站得挺直,完全不理會台下的騷動,硬是重重跺下鞋跟,扯開喉嚨大喊:「one、two、three、FOUR!」
中場休息結束,當幕簾升起後,舞台上赫然多出5名男子,分別是鼓手Mickey Jones、主奏吉他Robbie Roberston、鋼琴手Richard Manuel、貝斯手Rick Danko以及電子風琴手Garth Hudson。其中Mickey Jones還是因為前鼓手Levon Helm在受不了被歌迷鼓譟、叫罵、喝倒彩的壓力下而半途求去後的代班鼓手。台下歌迷早已耳聞會有這一幕上演,壓根兒沒有人願意給個機會來認識他們,只覺得這5個小夥子根本就像是剛犯案的逃匪,於是乎觀眾席上一排排人摀著耳朵相繼離開,留下一列列空蕩蕩的座位以及等著看戲與準備給台上難堪的觀眾。暫且不管那5個小夥子,所有觀眾的目光焦點還是集中在舞台中央的Dylan身上。這時的Dylan背對著觀眾,身體站得挺直,一面調琴,一面與樂隊交換眼色,完全不理會台下的騷動,直到所有團員的節奏都對上後,他便重重跺下鞋跟,扯開喉嚨大喊:「one、two、three、FOUR!」揭開了下半場的搖滾狂宴。
台下觀眾捂著耳朵,嘴裡叫罵著,Dylan搞搖滾簡直褻瀆了當代美國民謠一脈相傳的知識份子傳統!
舞台上Dylan換上電吉他,背後也多了由5名男子共組的伴奏樂團,進行了一場有別於上半場木吉他演奏的插電演出,而台下觀眾也將上半場壓抑下所儲存的能量,全在這時釋放出來。不過,台下沒有人是為了聽音樂而留下來的,相反的是大家摀著耳朵,嘴裡叫罵著諸如「伍迪葛瑟瑞死不瞑目」、「把樂團趕出去」、「亂七八糟」等話語。在聽眾們的心理,Dylan搞搖滾簡直是譁眾取寵、出賣良心、背叛了栽培他的民謠圈子、褻瀆了當代美國民謠一脈相傳的知識份子傳統!在下半場演唱期間,觀眾的鼓譟聲有增無減,直到“One Too Many Mornings”這首歌開唱唱前才稍稍靜了一會兒,原因是大家忽然發現Dylan口中唸唸有詞,當他們停止嘈雜聲想聽清楚Dylan究竟在說些什麼時,卻只聽到Dylan的最後一句話:「..要是你們拍手沒那麼大聲的話。」
濕潤了雙眼的Dylan憤怒地大喊:「You Are A Liar!」
全場演唱會最著名的事情即將發生。在Dylan準備演唱最後一首歌“Like A Rolling Stone”而在調音之際,從觀眾席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聲響:「JUDAS!」(即為基督12使徒之一,後來出賣了基督,比喻背叛者。)緊接著是周遭群起而湧的更多喝采聲與叫罵聲。縱使Dylan早已習慣聽眾的對立反應,早已對這一切視若無睹,但這聲“JUDAS”卻讓他再也無法沈默下去,Dylan走上前,用充滿壓抑的聲音說:「I Don’t Believe You。」頓了頓,濕潤了雙眼的他憤怒地大喊:「You Are A Liar!」這時某位樂手深怕場面失控,輕聲對Dylan說道:「老兄別這樣...」只見Dylan回過身,對樂隊吼道:「Play Fucking Loud!」然後用盡全身的力道,把歌詞一句一句的吼了出來“How Does It Feeeeeeel...”
How Does It Feel?
沒想到32年前的演唱也能這麼酷吧!Dylan的演唱並不是為了討好聽眾,不過是想傳達自己的音樂理念罷了。在今年葛萊美獎頒獎典禮上,在場來賓兩度起立向他鼓掌致敬,令他有些不習慣,因為Dylan早已習慣了自己的唱片被誤解與詆毀,實在不太習慣自己以及作品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歡。如果他聽到歌迷(尤其是遠在台灣的歌迷)很喜歡這張「’66年演唱會現場實況錄音」專輯時,或許Dylan他老人家還會更吃驚呢!
留言列表